物业撤场潮,持续蔓延。
2025年以来,全国超20家物业公司接连撤场,其中重庆成为“重灾区”。龙湖、融创、中海等头部物业公司纷纷离场,原因直指“成本失衡、长期亏损、巨额欠费”等。扬州某小区物业撤场
一边是业主对服务不满拒缴费,一边是物业在亏本运营中挣扎...
物业与业主的矛盾激化,要怎么破局?
多地陷入物业撤离的困局,广州一个老小区,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。
最近,荔湾裕兴苑的业主们领到了一份“大礼”:
业委会向236户居民,现场返还了24万多元。
这次大会中,有业主收到了2136元,最少的住户也收到600多元。
更让不少人羡慕的是,这已是小区第二次向业主返还物业费。
早在2023年,业委会就曾将20万公共收益反哺业主,当时引起了相当高的关注度。
这份账单的背后,是小区持续15年由业主自治:
2010年,小区物业突然撤场后,几位热心街坊在居委会支持下扛起大旗,采用“业委会直聘+公共收益共享”的模式。
多年下来,该小区实现了从“无人管”到“人人享”。
如今,走进这个建于1999年的小区,虽然只有5栋9层住宅楼,却处处可见自治智慧:
比如,业委会重新规划的停车位,还有电梯广告、快递柜,连电动车充电桩都成了“利润点”。
更难得的是,1.5元/㎡的物业费标准多年未涨,服务质量却不降反升——
直接聘请保安保洁负责管理,收支明细井井有条。
截止至2025年2月,该小区的公共收益结余就超过43万,相当于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了。
消息一出,K姐留意到网友议论纷纷。
不少网友表示:“自己家的物业天天喊没钱,年年要涨价...”
确实,业主与物业公司谁也离不开谁,但却总是矛盾重重。
K姐就在朋友家见过,门上贴着两张律师函,原因是两年没有缴纳物业费。
一问前因后果,发现整个小区开始的物业费也是交的,后来邻居们渐渐发现物业没有服务。
物业任凭小区的树木枯死也不管,停车场的车乱停也不管,公共区域损坏也不找人维修,每年只有催物业费来的最积极。
“你不服务我不交钱,你不交钱我不服务” ,最终形成一种的恶性循环。
比如2024年交付的奥园中新天地,收楼才没多久,业主今年年初集体拒交物业费。
业主表示:初收楼后,物业先是强制收取3个月管理费才交钥匙,又收取高额装修押金3000元/户、20元/平的装修费。
更糟的是,2.9元/平/月的物业费换来的是车库垃圾成山、公共设施破损、门禁形同虚设的服务。
于是,661户业主集体拒缴抗议,物业全年应收400万仅收到15.7万。
更典型的案例,还有番禺大盘华南新城。
作为广州知名的“硬核”物业,康景物业一度让业主怨声载道:
频繁停水、电梯老化、雨污工程问题频发,甚至出现小区账户倒欠81万元的怪象,导致楼巴停运。
面对这样的服务状况,业主们决心成立业委会来争取权益,过程却充满波折。
第一次筹备时,48位候选人中有32人不符合条件,其中包括物业公司员工及家属;
第二次业主们历经三个月艰辛扫楼,电子投票系统绑定率超过三分之二;物业却突然申报了配建学校的8万方面积,导致绑定率不达标。
但是,业主们并未放弃,转而探索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这一创新路径。
与常见的包干制或酬金制不同,信托制物业要求设立专门账户,业主可以随时查看每一笔资金的去向,可以改变以往物业费使用“糊涂账”的状况。
7月初,华南新城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,与康景物业签订三年服务合同,并进一步约束物业公司。
信托制模式的引入,已经让业主们重新掌握了主动权。
当然,大家看到的业委会给业主发钱、提高物业服务水平,是一方面。建立业委会的初衷,是有效监督物业,公共收益和物业费使用透明,推动业主可集体决策重大事项...虽然要投入管理精力,但能实现业主当家作主。
有业委会vs无业委会
但实际上,业主自管、建立业委会,也并不意味着社区管理走向正轨。比如增城一个的业委会自管楼盘,最近突然崩溃了,而此前毫无征兆。
6月29日,业委会成员突然集体辞职,连夜发通告宣布解散,自管模式直接终结。
为啥突然崩盘?说白了,就是钱的问题。
据说,这个小区业委会为了“省钱”,除了经理按实际工资(8800元)报税,其他员工全按最低标准(2500元)申报。
另外,员工社保也一律按最低档交,甚至直接给部分员工发现金补贴,因为他们已经在别处交社保。
结果6月28号,几个业主查账,发现账目和税务申报对不上——实际是亏损的,但为了少交税,报成了盈利。
这下问题来了:如果按规定补税+补缴社保,每年得多掏好几万,小区账目直接崩盘。
业委会一合计:“这压力大得,我们背不动了!”于是光速辞职。
时间发生后,有业主表示:物业费估计要涨了,着实非常可惜...
这事暴露了几个现实问题:
1、业主自管没想象中容易。
2、省钱不等于会管钱。不管谁管小区,电梯维修、清洁绿化都得花钱,物业费该交还得交。
3、物业撤场会提前通知,业委会直接连夜跑路,连个交接都没有,让业主一脸懵。
业委会突然解散,烂摊子谁接?小区接下来怎么管?挺尴尬的。
最后,关于业委会和社区治理,大家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更多买房问题,可以咨询@K姐
亿融配资-亿融配资官网-配资平台查询-股票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